“声”起东极大地 “唱”响奋进郊区
东极晨曦映三江,黑土稻浪涌金波。9月29日,“声动郊区·唱响未来”迎国庆大合唱汇演震撼启幕。来自全区51家单位、22支合唱队的2000余名干部职工经过激烈角逐,15支队伍成功晋级,用22首经典与原创歌曲营造热烈浓厚的国庆氛围。郝旺、史焕来、卢国强等区四个班子领
东极晨曦映三江,黑土稻浪涌金波。9月29日,“声动郊区·唱响未来”迎国庆大合唱汇演震撼启幕。来自全区51家单位、22支合唱队的2000余名干部职工经过激烈角逐,15支队伍成功晋级,用22首经典与原创歌曲营造热烈浓厚的国庆氛围。郝旺、史焕来、卢国强等区四个班子领
“一位民间艺人的去世,就意味着一座博物馆的消失。”这句话,如同一记警钟,回荡在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张天彤步履不停的田野之路上。20余年来,她穿越北方的草原、森林、雪原,深入内蒙古、黑龙江、新疆的偏远村落,奔走于达斡尔族、鄂伦春族、鄂温克族、赫哲族等少数民
炒鱼毛,这种美食恐怕只有东北上岁数的老年人才听说过,佳木斯赫哲族文化陈列馆入驻黑龙江哈尔滨之后,哈尔滨市民和来此的游客也能有幸品尝这道美食。炒鱼毛其实是赫哲全鱼宴中的一道名菜,还包括鱼汤面、塔拉哈和苏拉卡等其他名菜。
饶河县作为中俄边境线上的璀璨明珠,这里不仅沉淀着赫哲族千年渔猎的历史年轮,更蕴藏着青山绿水间的生态密码。饶河县委县政府以“敢闯敢试”的魄力打破边境发展桎梏,将“冷资源”转化为“热经济”,让这座曾经鲜为人知的小城,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绽放出令人瞩目的光彩。
文采社区聚集了赫哲族、朝鲜族等七个民族的居民,在社区党总支部带领下,邻里和谐,亲如一家。大家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,彼此照应,互相温暖,其乐融融。
今年6月,同江第十一届中俄边境文化季上,一件泛着银光的大马哈鱼鱼皮画作品在我指尖翻转,跃动的鲤鱼、翱翔的海鸥、层叠的水波纹相继浮现,围观的外国友人发出阵阵惊叹。这让我分外自豪:我们赫哲族的传统手艺成为展示我国文化魅力的一扇窗。
“这一网上来了五种鱼,不光有‘胖头’、鲤子、‘红尾’、‘牛尾巴’,‘三花五罗’之首的‘鳌花’也有一条哩!”当记者抵达乡中渔港时,十余艘渔船沿江岸一字排开,两个村民正驾船满载归来,伴随着船长的吆喝,不少买家已迫不及待地上前选购。
2025年8月12日,中国船级社(CCS)大连分社佳木斯办事处走进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,以“以水为媒、守护安全、点亮希望”为主题,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。此次活动是佳木斯办事处落实大连分社“北疆助航”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的重要实践,专题讲堂和模拟实操相结合,通
5月春末,开春集前一天刮着五级的风和下着暴雨,露天搭建频频出现问题。彼时彼刻,艺术家们在雨夜费劲地搬运和包裹自己的作品,即便在最后一刻,依然不厌其烦地进行着修改,甚至推倒重来。开春集当天,假杂志The PO团队和搭建方在大雨中开始搭建,从早上七点到11点完成真
6月9日晚,聚“郊”乌日贡,同筑民族梦——赫哲族第十二届乌日贡大会在佳木斯市郊区开幕。来自北京市、哈尔滨市、大庆市、抚远市、同江市、饶河县及俄罗斯那乃族代表团和东道主郊区敖其镇代表队等14个代表队600余名赫哲族群众,共同参与这场以“欢乐喜庆”为名的民族盛会。
6月9日至11日,聚“郊”乌日贡,同筑民族梦——赫哲族第十二届乌日贡大会在佳木斯郊区举行。大会有佳木斯郊区敖其镇、抚远市、北京市、哈尔滨市、大庆市、俄罗斯那乃族代表团等14个代表队600余人参加,共迎这场以“欢乐喜庆”为名的民族盛会。
“哇,好可爱!这些是东北人自己的手办么?”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,黑龙江展区的赫哲神偶IP成为人气焦点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的国林创作团队历经五载,深入挖掘赫哲族文化精髓,将古老神秘的萨满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动漫设计理念,创作出“赫哲神偶”城市吉祥物IP。它犹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、广泛开展非遗的多元化传播,光明网以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,策划推出“非遗焕新 生生不息”记录非遗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系列短视频
赫哲族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在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,大体上以说为主,以唱为辅,没有乐器伴奏。赫哲族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。大唱即“伊玛堪大唱”,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,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;小唱即“伊玛堪小唱”,是指以唱为主